贾又福:山水画的三重境界
今天是科学发展和对人的本质有了深刻认识的时代,艺术上尤其应有一反常态的精神。
以山水画为例,谈一点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首先“实地景界”发展为“动情景界”,再发展到“象外境界”,最高境界是“心象境界”。
“实地景界”指画与实际景物无什么差别。“动情景界”指情景交融。艾青说过:“诗是情与景的合金钢。”不光有情有景,还要二者的“合金钢”。
“象外境界”指景之外的境界,看一幅画可以使人联想到画以外的事情,境生于象外,实象之外才可以言“境界”。由象外境界,可以延伸到更渺远的“虚空境界”,空间无限大,时间无限长。“无尽”、“无限”超越了东西方的界限。东西方的艺术标准严格地讲,高标准是一个。
“心象境界”指最高境界。“虚空”再大,包容于我心之中,我心想的比虚空还大。“虚空之无尽矣不能置于吾心之外。”流美无限的象外,返归与心灵合一,落实在一个真、善、美。
——贾又福于年
贾又福
年生于河北省肃宁县,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年毕业,师承李可染先生,以中国北方太行山为创作基地,从事山水画创作以及美术理论研究。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