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庙咀坪,是宁县的历史文化重地,周先祖公刘曾在此建立古豳国,义渠古国也曾在此建都数百年。

对于庙咀坪这个地方,我虽是宁县人,却知之甚少,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搞不清楚它在宁县城的什么地方。

位于宁县城的庙咀坪

一庙咀坪的古豳国时代

据历史记载,周先祖是夏朝农官后稷的后代,在夏朝末年,后稷的儿子不窋为躲避夏桀的暴政,弃官率族人迁徙到今庆阳市庆城县县城一带定居,经过第二代鞠陶的奋斗,到第三代公刘时代,周先祖的部族逐渐强盛了起来。

其后,公刘为了周族的更好发展,果断南迁,迁到了今宁县庙咀坪这个地方,并建立了豳国,开启了周族的新纪元。

位于西峰区温泉乡的公刘庙

公刘在周先祖历史上,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建国称王,奠定了周族取代商朝的基石。他又是一位继承了后稷农业传统,并发展了农耕文化的先驱。他大力发展农业,使部族强大,能与当时称霸在这一带的戎族和狄族相抗衡。

后来,公刘还改良了不窋和鞠陶发明的窑洞,使部族人因地制宜,广挖窑洞,极大地改善了周族人居住的环境,使文明程度迈进了一大步。从此之后,周族就稳稳地扎根在了以庙咀坪为中心的这片广袤土地上。

在公刘之后,庙咀坪这个地方生活了周先祖的九个王。据宁向志记载,今九龙川古称九陵川,因埋葬了周先祖的九个王而得名,他们分别是:公刘、庆节、皇朴、弗差、毁喻、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

从第三代王公刘到第十二代王古公亶父,也就是周文王姬昌的爷爷,他们一直生活在庙咀坪,直到古公亶父继承了王位,为了周族的更好发展,也为了摆脱戎族和狄族的侵扰,决定再一次南迁,迁到了今陕西岐山,也就是《封神榜》上的西岐。

至此,周先祖生活在庆阳境里的十二代王,周祖不窋葬在了今庆城县的周祖陵,周老王鞠陶葬在了今庆城县西北60里的刘坪村,公刘及以后的九个王葬在了今九龙川,只有在庙咀坪生活了半生的古公亶父南迁到了西岐。

位于庆城县东山的周祖陵

生活在庆城及庙咀坪的周先祖十二代王,为周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庙咀坪,是他们生生不息的故乡。

二义渠古国时代的庙咀坪

义渠古国历史悠久,在周先祖未来庆阳境里之前,他们的主要民族戎族和狄族就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后来周族北迁到此,他们与周族经常发生战争,且时战时和,恩恩怨怨数百年,直到古公亶父南迁西岐,这片土地才被戎族和狄族彻底占领。

大约在周朝建立前后,以义渠戎为主的游牧民族,在今宁县庙咀坪建都,建立了义渠国,并多少继承了一些周族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方式。他们英勇善战,以战死沙场为荣,以病死床头为耻,逐渐成为一方强国。

义渠国和秦国连年战争

战国时代,他们与秦国为邻,经常发生战争。秦国当时为西北边地的一个小诸侯国,被中原强国视为夷狄,也就是说,秦国当时和义渠国属于同一档次的小国,国力不相上下,战斗力旗鼓相当。

他们彼此想吞掉对方,连年战争,各有输赢,一直持续了数百年,都奈何不了对方。秦国直到商鞅变法后,才逐渐强大了起来,而建都庙咀坪的义渠国,依然沿袭着游牧民族的奴隶制社会,生产生活方式落后,慢慢与秦国拉开了距离。

秦始皇的祖奶奶芈月

尽管秦国强大了起来,但是还没有完全歼灭义渠国的能力,直到秦始皇的祖奶奶芈月时代,才出现了转机。芈月引诱义渠王到甘泉宫,威逼利诱,使尽手段数十年,才找机会杀了义渠王,趁机出兵灭了义渠国,这一年是公元前年。由此,建都在庙咀坪数百年的义渠国,才轰轰烈烈地倒塌了。

后记

对于宁县庙咀坪,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确实不知道它在宁县城的什么地方。我也曾去过宁县烈士陵园,认为就是这个地方,但是周围被高墙挡着,我看着这么小的地方,也不像建都的地方啊!

位于宁县庙咀坪南麓的烈士陵园

后来查阅资料,观看视频,才知道,庙咀坪就是宁县烈士陵园这个“山头”,也是原宁县师范所在地。宁县烈士陵园只是它的一小部分,除过当年的宁县师范,还有广袤的良田。

知道了它的地方,知道了它的历史,我深深地为它的辉煌灿烂而骄傲、而自豪。但是这段历史过于久远,周先祖建都庙咀坪,有很大的争议,且历史记载很少。义渠国建都庙咀坪,也存在着极大的争议,历史上对义渠国记载极少,只有寥寥数语。

这段光辉灿烂的历史,只能交给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去考证了,而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宁县人,我认为这段历史是真实的!是值得铭记的!

本文首发《地名古今》公众平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