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处,名人故里行。
8月29日,蓝天白云,秋风徐徐,“相约看沧州”第三十站启程,一行人赴张之洞故里——南皮县,探寻这里独特的名人文化和旅游。
9时许,位于南皮县城东南角的香涛公园已是艳阳高照。园内绿树环绕,湖水荡漾,开阔的广场上,一座雕像屹立中央,身后是一面铜雕文化墙。这座雕像就是名著清史的革新家、教育家、实业家、军事家、政治家——张之洞。张之洞号香涛,祖籍南皮县双庙村人,南皮也因“香涛”而闻名。
文化墙上,一幅幅图案凹凸有致,栩栩如生,“改革军政”“京汉铁路”“湖北织布”……与张之洞相关的事迹,寥寥数字,却完美体现。名人文化和錾铜艺术的魅力,让无数观者瞩目。铜雕墙前,两个孩子正在仰头观赏,一位老人见状,上前讲解:“你们长大了也要发扬张之洞的爱国精神,报效祖国!”孩子们点头称是。
张之洞文化和精神,值得今人缅怀追忆,张之洞纪念馆便承载起这一功能。纪念馆位于南皮县文化展览中心内,与南皮县历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王蒙馆一起,成为了一张浓缩地域文化精神的名片,也成为沧州运河文化旅游的一方新阵地。
踏入展览中心,仿古建筑碧瓦朱檐,古香古色。张之洞纪念馆处于其中,庄重肃穆,气势恢宏。总建筑面积多平方米的馆内,大量的历史图片、珍贵文物和复原场景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里依照张之洞的生平年表及历任官职,分为了10多个板块,每一个板块都以人述事,以事述史,将张之洞为中华民族重工业、轻工业及近代军事所做的贡献展现得淋漓尽致。“不愧为一代伟人,民族的骄傲!”“张之洞的改革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人们纷纷感叹,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多年研究张之洞文化,南皮县政协原文史委主任叶书龙对张之洞相当熟稔,每到一个厅,他都能讲述出相关的历史渊源。“虽然很多实物和典故在张之洞武汉博物馆更为丰富,但南皮张之洞纪念馆也很重要,对南皮县甚至整个沧州的运河文化旅游起到了带动作用。”叶书龙说,张之洞的名人文化效应不可低估。
沿着安顺路行进,距离张之洞纪念馆不远,张公祠(张之洞墓园)到了,大门敞开,只见园内虽绿植环绕,却因久无人踏入,略显苍凉。偌大的园内,张公墓矗立其中,碑文依旧清晰,似乎在述说着这位历史名人的曾经和过往。“每年都有张之洞后人和相关学者过来祭拜。”看墓人的一句话,让在场的人沉思良久:张之洞文化是否亟待更多更深的发掘和弘扬呢?
过了张公祠,就是张之洞的故乡双庙村。一进村,南皮县一中便进入眼帘,这所中学是由当年张之洞捐建的“慈恩学堂”演变而来。宽敞整洁的校园,现代化的教学楼,精神抖擞的莘莘学子,这一切,都或许在告慰先辈的灵魂。
随着双庙村乡村旅游规划和建设,张之洞故居也开始在原址重修,相关建筑环绕周围,一派古色。“未来这里将成为乡村旅游点,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张之洞,学习张之洞,让张之洞精神和文化从他的故里出发,发扬光大。”双庙村的村民畅想着,因为这位文化名人,他们也将过上不一样的幸福生活。
沧州日报记者:赵宝梅通讯员:南宝通
摄影:魏志广
编辑:张晓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9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