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玉霞本报通讯员宋志敏

“女婿伺候得好,孩子们都孝顺,我才越活越年轻。”

“这么多年生活在一起,女婿就跟儿子一样。”

岁的张福生夸起女媚刘艳军就刹不住话匣子。

站在老人身边的女儿张秀香捂着嘴直笑:“现在俺爹越来越离不开艳军了,可不是以前拿着棍子追着他满院跑的时候了。”

50年的朝夕相处,翁婿成了父子

张福生老人今年岁,是肃宁县窝北镇东芝兰村人。张福生只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和二女儿都嫁到了外村,三女儿张秀香的婆家是本村。

老人口中的好女婿,就是他的三女婿刘艳军,今年72岁。

张秀香5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张福生不会做饭,一直都是女儿们做饭。到了出嫁的年纪,张秀香的两个姐姐先后离家,为了照顾父亲,张秀香就嫁给了本村老实忠厚的刘艳军。

开始两家分头住,张秀香就在婆家和娘家两头跑,刘艳军也跟着每天往返七八趟。给张福生做饭,帮张福生干农活,刘艳军无怨无悔。

22年前,考虑到老人年纪越来越大,张秀香和刘艳军就搬到了父亲院里。虽然照顾着方便了,但因生活习惯不同,他们之间的磨合也才刚刚开始。

张福生老人自己住东边一间,刘艳军夫妻俩住西边一间,中间隔着两道门门帘。老人喜欢看电视,他们就把29寸的大电视放在了老人的屋里。老人耳背,每次看电视都把音量调到最大,劳累一天的刘艳军虽然被吵得睡不好,也从没抱怨过,实在不行等老人关电视睡觉了,他再睡。

过的虽是省吃俭用的庄稼日子,但刘艳军从没对岳父抠搜过。

日常里牛奶、白糖、水果等老人爱吃的食物从没断过,健胃消食片和感冒药等药都是常年备着。

“即使是儿子,也不过如此。”村里人经常这样说。

女婿曾被岳父拿着棍子追

刘艳军干完一天的农活,喜欢喝点小酒解解乏,可张福生老人最不喜欢人喝酒。

有一天晚上,刘艳军从地里回来,张秀香给他炒了两个菜,他拿出一瓶酒刚喝了一口,坐在旁边的张福生就站了起来。刘艳军还很纳闷,老人不吃饭干啥去?

老人走到外屋,从锅台旁边抄起一根棍子,刘艳军这才意识到,老人生气了,拿着棍子是来教训他的。

刘艳军撒腿就跑,张福生提着棍子就追着打。当天,刘艳军含着眼泪生气地回了自己家,可等到第二天,还是装作什么事也没发生回来照顾岳父。

张福生老人的邻居王纪申说:“见过脾气好的,还真没见过像艳军脾气这么好的,骂不跑,打不走,是真孝顺。”

背着“小偷”的黑锅

张福生老人有一张自己的存折,平时女儿、女婿、外孙、外孙女等人给他的钱舍不得花,都存在这张存折上。

为了保护好这张存折,老人一直东掖西藏。岁数大了,难免忘事,有时候存折藏得连他自己都找不到了,他就说是刘艳军拿走了。刘艳军不承认,他就追着刘艳军骂,骂不解气,抄起棍子还要打。

这样的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刘艳军只能劝,只能解释,老人不信,他就只能“默认”。到后来,他也不解释了,因为越解释老人越生气。

说不定哪天老人翻东西把存折找出来了,就会消了火气。刘艳军“小偷”的“黑锅”背了多次,也对老人发脾气习以为常了。

“跟老人哪能较真,讲不清道理,也就不讲了。”刘艳军笑着说,“自己的老人,打两下,骂几句,没啥。”

吃得好,睡得好,张福生越活越精神。今年已经岁的老人,除了耳朵有些背,没什么大毛病。他每天都要出去遛弯,闲时在家里还能修理修理桌椅板凳。

“俺爹身体好,多亏艳军照顾得好,俺的孩子们也孝顺。”张秀香很知足。

“专职翻译”

近几年,张秀香腰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生活勉强能自理,照顾张福生起居几乎成了刘艳军一个人的事。

老小孩,老小孩,张福生越老越变成了小孩。刘艳军说:“照顾老人就要跟照顾孩子一样,不但吃、穿等生活方面要细致,还要善于发现老人的情绪变化。”说起这些,刘艳军很有一套心得。

张福生老人耳背,说话声音小了,他听不见,以为有事故意瞒他;声音大了,他又说别人吼他,嫌弃他,还要生气耍脾气。日子久了,刘艳军就拿捏准了多大音调才能让老人听得顺耳。“还是艳军说话好,你们大呼小叫地干嘛呢。”刘艳军经常得到张福生的表扬。

每每有外人来,刘艳军就成了张福生的“专职翻译”。

热心的刘艳军是村里红白理事会人员,在外面接触的人和事比较多,每次在外边听到什么新鲜事,回家后他都一一学给张福生听,给老人解闷。

张福生毕竟年纪大了,手脚经常发凉。刘艳军几乎每天都要帮岳父按摩,伺候他泡脚。腿暖了,心也暖了,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张福生老人越来越离不开这个女婿。

刘艳军今年72岁了,也是含饴弄孙的年纪。看着身边的岳父,他说:“老人在,我就是孩子,就得尽小辈的责任。”

受刘艳军的影响,儿孙们也都懂事孝顺,一大家子和睦美满。“我孙子说了,等他长大了,要接我的班!”刘艳军笑着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