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义乡刘寨村岘子组的姜书娟家庭,是一个四世同堂的9口之家,上有83岁的公公,下有年龄尚小的孙子孙女,一家人其乐融融。可在这幸福祥和的背后,却凝结着姜书娟拳拳的孝心、谆谆的善心和坚毅的恒心,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真谛。年3月,被省妇联评为“甘肃省最美家庭”。孝老年,姜书娟与身为教师的丈夫结婚,夫妻俩秉承上慈下孝的家风,妻贤子孝,家庭和睦。婆婆在他们结婚没几年就去世了,从此姜书娟就全心全意地照顾公公的饮食起居。年的一天,丈夫检查出肝硬化,这个平静的家庭从这天开始,变得坎坷不安。当时医生告诉姜书娟,坚持治疗可能只能撑5-6年,丈夫生病后仍然坚持上班,总是说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为了方便照顾丈夫,姜书娟索性就在丈夫工作的学校门口租了间房子,开了一个小杂货铺,悉心照顾着丈夫和两个孩子上学。但是她也没忘家里的老人,每天两头跑,总是做好饭菜送给公公,周末回家帮老人打扫卫生、洗衣送药,数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姜书娟的孝心,丈夫和孩子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老人更加体贴,孩子们学习也更加用功。爱亲可是,老天总是喜欢考验愈发坚强的人。年,丈夫走完了他的一生,带着无限的不舍与遗憾病逝,这给姜书娟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两个孩子还在上学,正是用钱的时候,可是领到的只有每月元的抚恤金,公公已经74岁了,还长年患病,整个家的重担一下子全落在了她的肩上。面对命运的挑战,姜书娟没有退缩,她深知自己是家人唯一的依靠,她重振精神,除了种地、操持家务,还常年就近打零工挣钱,问亲戚借钱供两个儿子读书,即使忙得不可开交,她也毫不疏忽对公公的照料。在姜书娟的不辞辛苦与大力支持下,两个儿子都学业有成,现已成家立业。值得一提的是,两个儿子结婚时,亲家都没收彩礼,儿媳们不仅人长得漂亮,还乖巧懂事,时常将爷爷接到自己家里照顾。有段时间,大孙女突患“肌不良”,一时无法走路,为了不影响儿子儿媳工作,姜书娟一边照顾公公,一边背着孙女上学、放学,直到孩子康复。良好的家风就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姜书娟面对困难无畏不屈的精神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就是良好的家风,更是家庭幸福的“法宝”,她用柔弱的双肩撑起了整个家庭的幸福蓝天,成为孝老爱亲的典范。来源:文明宁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