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陇东到河西,从春暖花开到寒风萧瑟,带领着30余人的团队,下乡参加惠民演出近百场,窦凤霞的年很忙。
出生于梨园世家,13岁即登台表演,从艺38年来,窦凤霞始终以舞台为生,以戏曲为命。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曲梅花奖,甘肃戏曲八骏、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窦凤霞身上的荣誉数不胜数。面对着鲜花、掌声和无数奖项,窦凤霞并没有沾沾自喜,她说:“荣誉只是过去,作为陇剧演员,只有不断地深入基层舞台,为群众表演才能体现出我最大的价值。”
从秦腔到陇剧
年,窦凤霞出生在庆阳宁县一个梨园世家,曾祖父窦广来在清末时期就是当地著名的秦腔演员,父亲窦富民、母亲李毓秀,早年都是庆阳平凉一带极具影响的秦腔演员,姐姐窦凤琴更是第1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回忆起最初走上陇剧艺术之路,窦凤霞笑着说,姐姐窦凤琴是对她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当年,她还在台下疯跑玩耍时,姐姐就已在剧团“挑大梁”了。渐渐地,窦凤霞被姐姐在舞台上塑造的形象所吸引,小小年纪的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像姐姐那样在舞台上表演,得到戏迷的喝彩和喜爱。
年,12岁的窦凤霞放弃学业,考取了宁县秦剧团,成了一名专业的秦腔演员。年,姐姐窦凤琴作为优秀苗子被选拔到省城戏曲院团,窦凤琴在宁县秦剧团担纲的角色全部落到妹妹窦凤霞身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年,跟随着姐姐窦凤琴的脚步,窦凤霞被甘肃省陇剧院作为优秀人才直接调入。尽管来到了省城兰州,但新的困难又出现了,当时摆在窦凤霞面前最大的挑战是,陇剧和秦腔是两个不同的剧种,陇剧的前身是流传了千百年的陇东道情,然而作为一个新兴剧种还有待完善和整梳。对于在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窦凤霞来说,几乎是面对着又一个全新的开始。
于是,窦凤霞默默地、执著地开始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付出,从陇剧的唱腔、身段,每一个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甚至眉目传情,窦凤霞都要重新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年,窦凤霞排演了她的第一出陇剧、也是陇剧的开山之作《枫洛池》,她饰演女一号邬飞霞。这部剧是窦凤霞从秦腔表演转型到陇剧表演的一个跨越。得到了苏琴兰等老一代艺术家的悉心指导,她初次呈现时便得到了陇剧院上下的认可。在窦凤霞的艺术生涯中,《枫洛池》意义非同凡响,它让窦凤霞从稚嫩走向成熟,并凭借此剧夺得中国戏曲表演最高奖项—梅花奖。
除了代表作《枫洛池》之外,窦凤霞还先后参与表演了《死水微澜》、《百合花开》、《苦乐村官》、《西狭长歌》、《哑女告状》、《桃李梅》、《凤冠梦》、《状元与乞与》、《胡杨河》、《三堂会审》、《断桥》等知名陇剧。她所饰演的《枫洛池》中的邬飞霞、《斩秦英》中的银屏公主、《死水微澜》中的邓幺姑、《官鹅情歌》中的鹅嫚、《苦乐村官》中的梅花、《石龙湾》中的张彩螺、《状元与乞丐》中的姜氏等,每一个都可以说是窦凤霞表演艺术上全新的创造,都是她用心揣摩思考之后,以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展现在舞台之上的。
做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
年3月初的一天,秦安县千户镇胡渠村村民广场上空,鼓乐喧天。台上,正在上演着一出精彩的陇剧。台下,数百名村民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9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