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渤海粮仓高质量绿色发展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观摩研讨会在河北南皮试验站召开。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主持。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北京植物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课题承担单位的30余人参加了会议。
项目组先后参观了南皮试验站海兴试验基地、渤海粮仓种业公司、南皮温氏有限公司。在研讨会上,课题承担单位的主持人和农业资源中心的项目参与人分别汇报了项目开展以来的研究进展,讨论了项目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工作计划。下一步将深入挖掘技术并加以推广,争取在“节水、提质、增效”中发挥作用。
“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是由中科院、科技部联合河北、山东、辽宁和天津等省市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面向国家粮食安全需求,实现到年增粮亿斤目标。河北省南皮县是这项科技示范工程的发源地和核心实施地区之一。
中科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农艺师冯新彦预测,今年南皮示范田的玉米亩产超公斤,较去年平均亩产增长5%,玉米单产再创新高。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年以来,围绕“渤海粮仓”项目,在李振声院士等科学家的艰苦努力下,通过集成推广微咸水补灌吨粮、微灌节水超吨粮、农田雨水集蓄增粮、棉(枣)田增粮等四种技术模式,做到了“五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用肥、统一播种、统一病虫草害防治、统一管理,建立起了规模化的核心示范区和示范区,呈现出“田成方、树成行、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格局,昔日的盐碱地变成了亩产“双千斤”的中高产田。
(图片来源/新华网)
通过打造中低产区优质农产品带,推进农业节水、优质、绿色、品牌化发展,“渤海粮仓”绿色升级版正在向历史性的新目标迈进,为推动南皮县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据悉,渤海粮仓正在实施升级版,走高质量的绿色发展之路,制定三条产业带的远景规划。一是建设节水优质农产品带,通过节水技术的普及应用,在不降低作物单产的条件下,实现作物品质的提升;二是盐碱生态草牧业带,在盐碱地区实现草牧业农牧业相结合;三是沿海生态保育带,通过耐盐植物的利用、盐碱地改良技术的应用,建立美丽的沿海生态保育带。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编辑:白俊影
原标题:《“渤海粮仓”研讨会在南皮召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9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