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帮到底斩穷根——各级帮扶单位助力宁县脱贫攻坚纪实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巩炜李近远文洁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在宁县脱贫攻坚战的实践中,各级帮扶单位积极响应号召,投身这场与贫困的决战之中。曾经贫瘠的土地一改前貌,老百姓的房前屋后修了平整的水泥路,钢架大棚里种着瓜果蔬菜,油松侧柏翠绿遍布,土蜂蜜让生活更甜蜜,老百姓看病上学更加便利,电商扶贫让农产品有了更多销路。村里条条水泥路延伸到家家户户,村民们祖辈传下来的土窑洞被砖瓦房替代,村民们业余活动的文化广场设施齐备,这里已看不到贫困村的印记。从乡村振兴到产业扶贫、从民生改善到党建引领,帮扶单位各尽其责。在甘肃省人防办、甘肃日报社和甘肃日报报业集团、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甘肃省分公司、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等帮扶单位的定点帮扶下,宁县各方面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发挥扶贫干部“尖兵”力量国投集团挂职干部在田间地头宣传扶贫政策。驻村干部是群众身边的干部,是群众发展的“领路人”。村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今年5月,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驻村干部、邓家村第一书记张国宏回兰州动手术。这期间,他仍惦念着村里的产业和帮扶群众。“最近的甜瓜、西瓜长势如何……刘根学最近身体如何,老毛病没再犯吧,还用不用从兰州带点药回去?”他不时给一起驻村的帮扶干部周军打电话询问情况。“年2月,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派我到邓家村驻村帮扶,我感到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张国宏说,在走村入户中,他记下了每一位贫困户的手机号,很快就全面摸清了全村贫困户人口、住房、收入、资源条件等基本情况。很快,张国宏就融入村民中,成了群众认可的“自己人”,也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几年来,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先后派出的6名帮扶干部跑遍了邓家村所有贫困户,详细了解农户生产生活情况,倾听贫困户的呼声,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谋划脱贫致富之路。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自年对庆阳市宁县中村镇的邓家村、刘家村、政平村开展脱贫攻坚帮扶,经过3年多的帮扶带动,年邓家村、刘家村整体脱贫,年政平村整体脱贫,集团帮扶的3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省人防办在宁县焦村镇下个村共有帮扶干部16人,大家围绕群众身边的实际困难,因户开展帮扶活动,逐户解决实际困难。积极配合落实产业奖补、入股等政策,在帮扶户政策落实上,帮扶干部尽心尽力积极配合。不定期进村入户,通过拉家常、讲政策,了解实际,发现问题,并与村干部、工作队队员及时沟通,做到对户情清楚,帮扶户政策落实情况跟进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及时。为打好这场脱贫攻坚战,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精准选派驻村干部,加强充实驻村帮扶力量。报社在人力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在原派出4名驻村干部的基础上,又增派了4名驻村干部,使得向4个帮扶村派出的驻村干部达到8名。驻村队员认真履行助推精准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建强基层组织、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的五大职责,严格按照管理办法履职尽责,当好扶贫政策的宣传员、贫困群众的服务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资金项目的监督员、强基固本的指导员、精准脱贫的战斗员。帮扶责任人在动态调整、跟踪落实“一户一策”的同时,按照市县统一部署,在户内建立“一户一档”,即:将每户贫困户户内产业发展收入、住房、教育、医疗、养老、惠农补贴、民政救助、社会帮扶等各项惠民帮扶政策和工作落实,以档案的形式整理留存,使各项惠民政策有效落实的同时,让广大农户对各项惠民政策心知肚明,家喻户晓,增强群众满意度。凭借着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作风扎实,驻村干部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年,公司定点帮扶宁县盘克镇武洛村、潘村村、湘乐镇任劳村3个村78户贫困户。”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甘肃省分公司派驻庆阳市宁县湘乐镇深度贫困村任劳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副队长李振东说,今年,单位直接投入资金42.6万元,主要通过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教育扶贫、党建扶贫、帮助建设基础设施等扶贫项目开展工作。基础设施扶贫焕发农村新活力如今,走进宁县盘克镇宋庄村,这里绿树成荫,溪流潺潺,游人如织。宋庄村是深度贫困村,位于国家森林自然保护区子午岭西麓。依托白吉湖水资源和国有林场育苗技术优势,宋庄村大力发展苗木种植产业。这里有一座浮水桥,当地村民称为“连心桥”。“宋庄村这几年享受了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惠农好政策,帮扶单位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帮助援建了连心桥,不仅方便了村民通行,而且解决了村民包括贫困户的苗木运不出来的难题。”村文书畅志涛感慨地说。定点帮扶以来,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投入35万元帮扶资金,并协调县扶贫办配套资金55万元,建成2座便民桥,使撂荒十几年的几十亩耕地重新复垦,增加农户的收入。在闫沟村,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投入30万元帮扶资金,修建排水渠、急流槽、水渠盖板和螺旋管等,有效解决村内排水不畅问题,方便了村民出行和生产生活。出行难,一直是下个村乡亲们的头疼事。应民之呼,省人防办把道路问题作为开展帮扶的头批工程,先后协调相关部门为下个村修建了6公里的水泥路和9.4公里的砂石路,彻底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题。道路修好后,又积极为村里安装了60盏路灯,给群众晚上出行增加了一道安全屏障。省人防办把帮扶重点聚焦到改善整个下个村基础条件上,两年间,村部文化广场、卫生室、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红白礼仪大厅……在省人防办的帮助下,下个村的基础面貌不断革新。邓家村曾因交通不便,制约着当地发展,要致富先修路。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把邓家村村道建设列为重点帮扶项目,协调资金余万元,规划建设了农村公路四级标准的水泥路。3.7公里的乡村道路不长,却连通了邓家村通向外面的世界,让当地的农副产品走向了市场。村民们都说,村里有一条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送给邓家村的连心路、致富路和希望路。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不单是把健康送到了贫困户家里,也把党的关怀和温暖带给了群众。邓家村贫困户刘根学早些年在外地打工时,右腿受伤感染留下了很严重的后遗症,每年季节交替时都会犯病,痛痒难忍。得知刘根学的情况后,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领导自医院皮肤科专家上门为其诊治。刘根学说:“当时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的领导来我家,知道我腿上的毛病后,就立即联系了医生,医生给我检查上了药,领导还从兰州捎回来很多药,现在我这毛病再没犯!”从年起,集团就组织兰州机场和庆阳机场急救中心医护人员赴邓家村开展健康扶贫义诊活动,为村里的贫困户免费体检、送医送药、宣传普及卫生常识,讲解家庭急救方法,免费义治多人、体检余人,先后送去3万多元的药品和健康书籍。针对贫困户对健康问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