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词、作曲:袁春演唱:庞洪铎

编曲、录音:张长发视频制作:彭坤

“打小我落生在平原,就没有见过山,烀着红薯馇黏粥,酱豆腐就窝头儿,搿伙一帮小前儿的伴儿,上洼里拾老鸹甸儿,一吹呜哇儿就坐席,撅根莛秆儿当筷子。”“沧州的沧,是明月照大荒;沧州的州,是千年的春和秋。沧州的那个老爷们,嗓门都大,沧州的大姐呀,貌美如花……”浓浓的沧州味儿一下子把大家唱醉了。

主歌部分完全运用沧州方言演唱,副歌旋律改编自南皮民歌《放风筝》,旋律上大量运用沧州木板的音乐元素,结合沧州方言的特有读音,用当代民谣口述式、念白式的风格最终呈现。编配上以吉他、口琴为主,辅以方言和声,一下子唱到了每一个沧州人的心中。记者多方打听到这首歌的作者袁春。他说,目前流传的仅是这首歌的小样,因为无意间“泄密”,还未发行,没想到就已经火遍了沧州人的朋友圈。

袁春从事音乐创作多年,作词、作曲的多首歌曲曾获中国音乐家协会金奖及各种奖项;导演的多部影视作品获中宣部、中央电视台及多个电影节的各种奖项;担任导演、作词、作曲的微电影《瓶》获第十三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作为土生土长的沧州人,多年来一直想为家乡写首经典的歌曲,经过酝酿,两个晚上不眠,这首朗朗上口的《沧州沧州》一气呵成,又邀请星光大道沧州籍歌手庞洪铎演唱。

袁春介绍说,创作这首歌,是从心底流出的对沧州的情感,每一个字符,都是沧州人的烟火生活,都是对沧州深深的祝福。

歌词从儿时的记忆写起,勾勒出华北平原农村特有的生活图景,唤起每个沧州人的情感共鸣。之后承上启下,以沧州老百姓的感受出发,串联起沧州铁狮子、武术之乡、林冲发配、大运河4个沧州符号,进一步拓展了沧州人的地域记忆,也唱出沧州人对家乡历史悠远、声名远播的自豪。把“沧州”两个字拆开解释,分别从时空的角度描绘沧州的千年沧桑,写出了沧州人骨子里的豪迈本色,也增添了几分诙谐。

歌词从农村转入城市,从过去进入现在,继续以沧州百姓的视角,串联起驴肉火烧、火锅鸡、羊肠子、沧州白酒4个沧州标志性的餐饮品种,写出沧州市井特有的江湖气质。最后写沧州的今昔对比,这座城市已经发生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改变;“纪晓岚”“渤海湾”“运河岸”两句进一步强调沧州文脉和地域特征,表达了对沧州和沧州百姓的祝福。

目前歌曲还在进一步调整中,不久将正式发行,袁春希望把更完美的歌曲呈现给大家。

一首歌蕴含着一座城的精神基因,一座城流淌着一首歌的文化音符。正是因为这首歌像一条温情的脉络,连结着每一个沧州人心中的记忆,凝聚着每一个沧州人的情感,所以才有了“有了一首歌,更爱一座城。”

来源:沧州群艺馆、沧州日报

肃宁融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