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至善烈士纪念馆一隅

保至善烈士纪念馆一隅

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李芳芳姚志强

盛夏时节,烈日当空。

位于崇信县龙泉寺旁的保至善烈士纪念馆,庄严矗立在蓝天白云下,诉说着一段可歌可泣的感人历史。

年7月,一声婴儿的啼哭,凄厉尖锐,响彻了整个保家大院,仿佛和当时的黑暗世界较量着什么。这个孩子就是当时崇信县商会会长保万钟的次子保至善。

保至善6岁读私塾,学《三字经》《百家姓》等传统读物,上高小后又接触了《国文》《算法》等新式课本,由于聪颖好学、勤奋努力,深得先生喜爱。年,18岁的他考入甘肃省立第二中学(今平凉市第一中学),经常在柳湖公园勤学苦读,接受进步思想启蒙。4年后,他又考入西安国立西北大学,成为崇信县第一个大学生。大学校园,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门,他犹如一块海绵,积极接受马列主义先进思想的教育,在他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放弃优渥的家庭环境,成为了一名坚定忠实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童年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变革,中学时期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大学期间又积极接受进步思想的熏陶,一次又一次的思想洗礼和触动,最终指引保至善一步步走上了革命道路。

上善若水,止于至善。人如其名,保至善从小正直勇敢,嫉恶如仇,敢于和黑恶势力做斗争。幼年时,他对男人留长辫和妇女缠足深恶痛绝,带头用实际行动抵制封建毒瘤。长大后,一身浩然正气、不容邪佞,积极策划组织了不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活动。在学校时,他与其他进步青年一起开展宣传活动,发动学生反对校方的陈规陋习和封建传统观念,多次组织学生罢课,积极与旧思想、旧势力作斗争。仅在年就进行了三次规模较大的罢课斗争,口号响亮地反对开除学生,要求改善居住条件,迫使学校接连更换了四任校长,直到答应学生们的合理要求,学潮方告平息。

年3月,在西安国立西北大学,他在刘含初、魏野畴等进步老师的影响下,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活动中。7月,在西北大学和陕西省教育厅合办的一期暑期学校,聆听了鲁迅等北京、天津、南京三地知名学者的讲学后,他深受启发,充满斗志,更加坚定了马列主义信念。在秋季学校闹学潮期间,给北京政府的呼吁电报无法从西安发出,保至善协同另一名同学专程赶到泾川邮电局发了电报。年3月30日,保至善在西北大学陕甘同学会主办的《觉陇月刊》第二期刊载了他撰写的《崇信教育局长竟如斯耶》,文章猛烈抨击了崇信教育界腐败之风。如今,《崇信教育局长竟如斯耶》一文被悬挂于纪念馆醒目位置,洋洋洒洒,正气凛然。其手稿也被珍藏于馆内,成为后人缅怀英烈、接受红色教育、赓续红色基因的珍贵文物。

对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理想和坚定执着的信仰信念以及出众的表现,让保至善很快赢得了党组织的信任和认可,年,在庄严的党旗下,他誓言铿锵,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当时平凉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年初,国民党大肆搜捕共产党,白色恐怖笼罩全国。2月,中共陕甘区委派共产党员胡廷珍、王孝锡、马凌山、保至善等人,以“西北政治委员会特派甘肃省党部党务委员”的公开身份来到兰州,整顿国民党甘肃党务。他们的到来,使一度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的兰州党组织,在中共陕甘区委的领导下明确了斗争的目标和方向,确定了当时的工作任务。

为了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努力排除国民党右派的干扰和破坏,胡廷珍、王孝锡、马凌山、保至善等人根据中共陕甘区委和刘伯坚等同志的指示,首先着手帮助整顿国民党甘肃党务。整顿工作从兰州市党部开始,成立了国民党甘肃省党部,由胡廷珍任组织部长,马凌山任宣传部长,保至善任农工部长,王孝锡任青年部长。在以他们为代表的共产党员的大力推动下,兰州地区的革命形势又重新发展起来。

4月,胡廷珍、王孝锡、马凌山、保至善、张一悟等共产党员及进步青年雷哉等人召开会议,成立了中共兰州特别支部,由胡廷珍任书记,王孝锡任组织委员,马凌山任宣传委员,保至善分工负责工农运动。随后,在中共兰州特支的推动和保至善的努力下,通过国民党甘肃党部的号召、宣传、组织,到年5月下旬,兰州地区相继建立了机器、邮务、水伕、理发、厨夫、印刷、纺织、电灯电话等8个行业工会,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兰州地区总工会,由保至善担任理事长,总工会成立后领导兰州工人开展了五四、五五、五卅等纪念大会和各种进步活动,为陇原大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年,甘肃遭遇大旱,兰州七里河灾情尤为严重。为了帮助农民克服困难,保至善带领人员深入七里河一带,实地了解农民的疾苦。通过省政府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帮助农民战胜灾荒。在抗灾斗争中,他对农民传播科学知识和进步思想,教育广大农民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保护自己的利益,向土豪劣绅作斗争。经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农民群众逐渐明白了组织起来的重要性。6月3日,皋兰县西固城农民协会宣告成立;6月10日,皋兰县七里河农民协会成立。

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共产党员直接组织成立的甘肃最早的一批农会组织,把兰州地区的民众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受此影响,天水、临夏、泾川等县的农民也行动起来,建立农民协会组织,从而使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遍及全省。

年4月,蒋介石先是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与冯玉祥在徐州会晤,从此,蒋冯合流,西北革命形势急转直下,轰轰烈烈的“反共清党运动”随之而来。

6月23日,冯玉祥下令解散陕西、甘肃和国民军中的共产党组织,并通知胡廷珍、王孝锡、马凌山、保至善等去郑州开会。赴郑州经西安时,胡、王与当地中共党组织负责人赵葆华秘密取得联系,得知开会可能是反革命设的圈套后,当即决定先去洛阳,直接向刘伯坚请示。当二人日夜兼程赶到洛阳时,刘伯坚已被“礼送出境”,到了武汉。他们又改道前往武汉,几经周折,终于在武汉长江书店找到了上级党组织。

保至善7月中旬才抵达洛阳,从隐藏于冯玉祥特别省党部工作的同学处得知内幕,也立即折回西安,但不幸被捕。在洛阳监狱,面对连续数日的严刑审讯,他坚贞不屈,敌人未从他口中得到任何消息,随后又被押往郑州。年春,保至善英勇就义,年仅26岁。

保至善被害后,王孝锡于7月11日在故乡宁县小户石家山神庙壁上,写下了感人至深的《吊战友》:“一缕清风半轮月,深山幽处暗举哀。回忆往事肠欲断,追荐唯有眼中血”。

今天,每当人们走进纪念馆,看着这幅挂在墙壁上的悼念诗,追忆烈士短暂而又壮烈的一生,无不被他为了信仰视死如归的精神和气概所折服,也深深地被战火年代共产党员之间钢铁般的情谊所打动。

用崇高信念铸就不朽丰碑,用年轻生命谱写大义之歌。

平凉市党史研究室主任杨军虎告诉记者,保至善烈士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用一个年轻的共产党人的具体行动昭示了一个真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种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再一次印证了信仰在召唤,青春有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赋予生命以使命,这是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永远年轻的成功密码。

保至善烈士用年轻的生命,为甘肃工农运动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年崇信县人民政府批复保至善为革命烈士,年5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保至善同志为“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