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肃宁县锦丝绣、冯氏中医疮疡伤疗法、传统刻铜、八翻拳、五虎断门枪五个非遗项目被市政府批准为沧州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锦丝绣简介

锦丝绣是一种精致而高雅的民间艺术品,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其工艺是以绣针引彩线,按事先设计的花纹和色彩,由刺绣工艺师在丝绸、等面料上刺缀运针,通过绣迹构成花样、图案、文字以取得艺术效果。锦丝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锦丝绣的仿画绣、写真绣以其逼真的艺术效果是名满天下的。

冯氏中医疮疡伤疗法简介

冯氏中医疮疡疗法由第三代传人冯宴珍始创,第五代传人冯碧德结合治疗疮疡病的经验,最终形成比较完整体系,对鹅掌风、白屑风、人面疮等病症独有一套疗法。尤其重视“外之症必根于内”,提倡内外兼顾的同时,形成内外调养之法。内服药物有汤、丸、散、丹等,外敷药物有汤、散、膏药、油膏等。

第十五代传人冯宗珠在继承冯氏中医疮疡疗法的基础上,积极学习西医皮肤专业医学内容,传承家学冯氏疮疡疗法,结合祖上中医皮肤治疗经方与现代医学知识,进一步将冯氏疮疡疗法发扬。

传统刻铜简介

手工刻铜兴起于清末民初,多以铜质文房用品为载体,比如铜墨盒、铜镇尺等,在铜质文房用品或其他铜质器物上或刻山水、花鸟等图案;或刻草书、行书、楷书等名言诗句。从清朝中晚期到本世纪40年代末,刻铜墨盒仅在盛行几十年,其后由于硬笔的出现,必然地取代了毛笔的地位,墨盒也就自然地退到极不显眼的位置上,刻铜墨盒从此几乎灭迹。但刻铜墨盒被列为“古玩”“骨董”,在民间收藏中占有较高品味。

传承人田先进早年画过内画,曾在木、石、骨等载体上雕刻,有一定的雕刻功底。偶然得知传统刻铜濒临失传,而自己又对雕刻感兴趣,就决定开始尝试。经不断地研究、学习,掌握了传统刻铜的技法。曾携带作品参加过沧州举办的“全国传统刻铜雅集”等活动,深的收藏人士喜爱。

五虎断门枪简介

五虎断门枪起源于三国时期,西蜀大将姜维,后几经辗转流入山西民间。在清道光年间由候公传入肃宁县西南庄村,当时五虎断门枪为单传枪不传拳,其枪法神奇无人能敌。总结为十二个字:粘、拿、滑、批、豁、挑、拧、撑、崩、缠、遮、盖。

第五代传人为刘光芒先生,生于年,出生于河北省肃宁县付佐乡北石堡村,现任肃宁县翻子拳协会会长;翻子拳武术六段;武术协会会员;沧州市武术协会理事;曾多次在省市国家比赛获奖;在二零一九年六月在雄安武术比赛中获男子中年组枪术第一名,使五虎断门枪走出了肃宁,走上了省一级的比赛场。

八翻拳简介

此拳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由孙子兵法所化,进有攻杀战守,退有斗引埋伏。用于训练古代军队所用,传播于宋代,有记载于明代,盛行于清代,削弱于民国,流传于当代。八翻拳也称八闪翻,俗称翻子,是我国优秀的古拳法之一。

据记载,八翻拳自宋代就有传承,内容丰富出手快如闪电,此拳自古就是名拳。有拳谚讲“八翻六合手,神仙见了也难走”的说法。拳法主要以八翻为主,以母子拳为根,博大精深,集内家、外家、长拳短打为一身,其体系有,桩功、桩法体系,长拳体系,短打体系,拳法为闭门拳种,讲究后法先制,以静制动,以动逼静,打人先护己,伸手先关门,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先动之法,其特点:“行似风,站如钉,力可穿革,进退闪展间,灵活自然,不拘形式,其手法、身法、步法变幻莫测。”

据了解,目前我县共有3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肃宁武术戏、肃宁捞纸、画眉张口技、冯氏正骨、西泊庄糖人、肃宁内画。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肃宁戳脚、肃宁三弦制作、肃宁京绣、杂技狮子舞、王派西河大鼓、虎头鞋制作、锦丝绣、冯氏中医疮疡伤疗法、传统刻铜、八翻拳、五虎断门枪。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项:李氏烧伤疮疡特效疗法、糖画、手推绣、古琴技艺、琴弓制作、铜墨盒制作、手工錾刻铜像、戏曲服装制作、古典戏法、钢叉飞舞、关公武刀拉硬弓、南词丝弦、刘完素庙会。

内容提供:肃宁县文广旅局齐瑞昌

编辑:方珍珍

校对:鹏飞

审核:王涛鹏飞

作者/来源:肃宁融媒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