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刘书春(年—年),肃宁县师素镇南王村人,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肃宁县第一个共产党员。年,肃宁县首个党支部——南王村党支部成立,刘书春任党支部书记。“卢沟桥事变”后,他积极参与抗战。新中国成立后,刘书春又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年病逝。

在肃宁县西南部,有一个叫作南王村的小村庄。肃宁县第一个共产党员刘书春就出生在这里,也是在这里,成立了肃宁县第一个党支部。在战争年代,作为党支部书记的刘书春,带领共产党员不畏牺牲,英勇战斗,创下了不凡的业绩。

为了救国救民加入中国共产党

去年,肃宁县的第一本村志——《南王村志》面世,里面系统阐述了南王村党支部在肃宁党建史上的重要位置和引领作用。

位于冀中腹地的肃宁县,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壮大成长的沃土。师素镇南王村,就是全县第一个播下红色“火种”的地方:年,博蠡中心县委在肃宁发展共产党员,刘书春是这个县第一个加入到这个大家庭的人。

刘书春年出生在南王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幼年时他在本村小学读书,聪颖睿智,志向高远。由于家境贫困,断了继续求学之路。为了生存,他到北平当过学徒、到绥远当过兵,但因难以忍受军阀的欺辱,又回乡务农。

在刘书春为社会的黑暗苦恼之时,他在蠡县的表兄、共产党员陈怀珍来到南王村教书,向他宣传共产党救国救民的革命道理。刘书春、陈怀珍在交往中志趣相投,关系日益密切,陈怀珍便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了刘书春,并给他讲述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和毛泽东委员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故事。刘书春听后很受启发,激动地说:“现在国有累卵之危,民有倒悬之苦,共产党能救国救民,我们何不加入?”

年6月3日,经陈怀珍和博蠡中心县委委员李耀亭介绍,刘书春在蠡县张七屯党支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肃宁县第一个共产党员。

建立肃宁县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刘书春入党后,回村积极寻找发展对象。他发展的第一名党员是本村青年刘俊生(后成为肃宁抗日武装重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两人又陆续在本村发展了刘万增等11名党员。年,建立肃宁县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南王村党支部,刘书春任党支部书记。

南王村党支部建立后,紧密配合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继续秘密发展党员壮大组织,打击国民党反动势力。

年春节期间,南王村党支部召开会议,决定组织本村70名青年进行军训,自称守望队。刘书春负责晚上的政治课讲授,经过一段训练和教育后,队员的军事素质和政治素质都有了明显提高。为争取合法化,刘书春报上级后,经批准后将守望队改称自卫队,参加了肃宁县的检阅。从此,肃宁县各自卫队联合起来,为以后建立抗日武装打下了基础。

带领党员积极投入抗战洪流中

年“卢沟桥事变”后,刘书春响应全民族抗战号召,与党员刘俊生、许佩坚创建了肃宁县第一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后来,这支抗日游击军编入河北游击军。刘书春先后担任河北游击军司令部特二中队副队长、冀中四分区九团一营指导员、冀中四分区二十八队十二连指导员。

年7月,中共肃宁县委员会正式成立,下设5个区委。年10月,刘书春任四区抗联会主任。有一次,在联络点工作时,不幸被日伪军包围抓捕。敌人怀疑他是共产党员,对他严刑拷打,他双腿被打断,遍体鳞伤,仍咬紧牙关。敌人走后,他在堡垒户家中养伤一个多月。

年,刘书春潜入日伪军内部,为党组织搜集情报,使日伪军的活动都在我党的掌握之中,为端掉南王村和谈论村岗楼、打击日伪军作出了突出贡献。

年肃宁解放后,刘书春又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新中国的繁荣发展呕心沥血。年病逝,享年73岁。

火炬接力有来人。现在的肃宁县已有近2万名党员,南王村也有43名党员,他们在各条战线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奋斗着。

来源丨沧州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614.html